近日,北京市大興區市場監管局收到四面錦旗,以此感謝市場監管部門在保護知識產權執法過程中的業務精專與敬業精神,以及營造公平市場環境的高度贊譽。

去年8月份,北京歐美歐尚酒業向北京大興區市場監管局舉報稱,北京某府酒業生產的“革命小酒”涉嫌仿冒其產品包裝、裝潢及風格設計。經調查,執法人員發現北京某府酒業產品在產品名稱、包裝及風格設計、宣傳語、瓶身整體外觀等關鍵要素上,與“革命小酒”高度相似,模仿程度極高,易導致消費者不易分辨,極易混淆,已經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據了解,北京歐美歐尚酒業自2015年推出“革命小酒”以來,憑借獨特的創新風格設計以及在央視等平臺高投入推廣,在市場積累了顯著辨識度與良好口碑。然而,繼該產品熱銷后屢遭仿冒侵權。此次案件中,北京某府酒業承認其產品設計模仿了“革命小酒”的視覺標識和整體設計風格。經市場監管部門調查,北京某府酒業與被侵權方達成和解協議,主動賠償8萬元并公開致歉。市場監管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第一項,認定其行為構成“混淆行為”,綜合考量其配合調查、主動召回及賠償等情節后,依法從輕處以12325元罰款,并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北京市大興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為創新型企業保駕護航,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執法部門提醒:創新為基,法律為盾
市場監管部門指出,此案的處理彰顯了執法部門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堅定態度,也為行業敲響警鐘:企業應恪守法律底線,以創新驅動發展,而非通過“搭便車”牟利。
據了解,2018年起在北京歐美歐尚酒業的積極維權下,多家侵權企業受到市場監管部門的嚴厲打擊,相關案例并入選河北省市場監管局“2021年度十大典型案例”之首,有效捍衛了合法權益和市場秩序。

專家點評:典型案例彰顯法治價值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鄧建鵬表示,此類案件具有重要示范意義。近年來,部分企業試圖通過仿冒熱銷品牌的包裝裝潢,進行高度混淆“搭便車”以達到仿冒品的銷售,從而規避更嚴厲的商標法處罰。本案明確此類行為將受嚴懲,體現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在維護公平競爭、激勵創新中的關鍵作用。該法實施30年來,全國累計查處不正當競爭案件75.7萬件,罰沒金額128.8億元,為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責任編輯:佟明彪)